【沙拉油是什麼?健康嗎?與大豆沙拉油的關聯是什麼?】
常聽到沙拉油,但是沙拉油實際上是什麼呢?沙拉油有營養價值嗎?還是對人體不健康呢?By Foods Fun 葡食坊 – 2022/06/14
By Foods Fun 葡食坊 – 2022/06/14
除了棕櫚油以外,另外一個很大眾化的食用油,就是「沙拉油」了。
但是「沙拉油」到底是什麼呢?又與「大豆沙拉油」有什麼關係呢?食用這種油,對我們人體有益,還是有害呢?
希望閱讀完這篇文章後,你對於沙拉油的了解會加深,並且也可以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食用。
1. 此篇精華
1.1 沙拉油基本資訊
- 「沙拉油(Salad Oil)」這個說詞是從國外來的。而字典上的意思就是:適合拿來製作成沙拉醬的食用植物油。
- 「沙拉油」沒有國際標準,也沒有被記載在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(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ion, CAC)」的植物油標準上面,因為「沙拉油」算是以前食譜當中,比較口語化的食材敘述,只要是淡味的食用植物油,都可以使用。
- 通常「沙拉油」的植物油,都是比較無色無味的,以便與其他食材混搭在一起調味。這種油在常溫下是液體,這樣子也比較好混搭。
- 「沙拉油」並不適合拿來煎、炒、炸、烤。
- 這種油會經過一個名為「防凍(Winterized)」的流程。這會移除植物油冷藏時會結晶化,以便保持醬料的穩定性。
- 油結晶時,會加速美乃滋或醬料的分離。
- 目前最常見的,就是從大豆製成的「大豆沙拉油(Soybean Salad Oil)」。
- 大豆沙拉油偶爾會被部分氫化(Partially Hydrogenated),或是全部氫化(Hydrogenated)。這是將常溫下為液體的油,以高壓來轉成固體油。成品範例為:乳瑪琳、人造奶油。
1.2 沙拉油對人體的影響
- 沙拉油的精緻流程比單一款植物油(例如:玄米油)還要來的多。
- 這種油本身的 Omega-6 脂肪酸含量也比較高。
- 吃進太多脂肪,也會比較容易肥胖。而肥胖會讓免疫力下降,也會讓人比較容易罹患一些慢性病。
- 有些沙拉油會加入氫,變成氫化(反式)脂肪,對於人體是不好的。
2. 沙拉油是什麼
雖然大多人都有聽過沙拉油 ,或是也有在大油罐上面看到大大的沙拉油三個字,但是它到底是什麼呢?
為什麼這種食用油這麼普及呢?
2.1 沙拉油的由來
沙拉油這個說詞是從國外來的,大多數會出現在以前的食譜裡面。字典上的意思就是:適合拿來製作成沙拉醬的食用植物油。
現在「Salad Oil」這個名詞在國外也比較少見了,應該是因為我們對於食用油的了解以及分類更多了。現在國外的超級市場,或是原物料批發店,也比較不會看到這款油了。
但是目前在台灣還是會看到大桶裝的沙拉油。而多數的這種油,是從種子所萃取出來的植物油。例如: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花生油、菜籽油、玄米油。
簡單來說:「沙拉油」就是加工精煉過的植物油。
雖說沙拉油的名稱聽起來好像很健康,但是其實這種食用油從原物料到液體油的流程,比其他油還要來得多很多。
通常沙拉油的植物油,都是比較無色無味的,以便與其他食材混搭在一起調味。這種油在常溫下是液體,這樣子也比較好混搭。
而且也並不適合拿來煎、炒、炸、烤。
這種油會經過一個名為「防凍(Winterized)」的流程。這會移除植物油冷藏時會結晶化,以便保持醬料的穩定性。(油結晶時,會加速美乃滋或醬料的分離,就代表變質的速度快很多)。
2.2 大豆沙拉油
目前台灣最常見的,就是從大豆製成的「大豆沙拉油(Soybean Salad Oil)」。
大豆則是從國外進口到台灣後,額外在製油廠加工而成的。按照「大統益股份有限公司(TTET Union Corporation)」的「流程與技術」頁面所提供的資訊,大豆加工的流程則是:
- 脫皮(Dehulling):將大豆脫皮,並且加熱跟乾燥。接著使用碎豆機跟碎鬥打擊機,將大豆打成碎豆。碎豆的與豆皮分開後,會進入壓片機,再來送至提油機。
- 提油(Extracting):提油之前,碎豆會因為不同滾輪壓成薄片,這樣子才可以增加表面積,也可以將大豆裡的油囊戳破。薄片送進提油機後,會使用正己烷將大豆萃取出來,而這種油稱之為「雜油」。
- 蒸發(Evaporating):提油機所製造出來的「雜油」,會將混在大豆油內的溶劑分離出來,變成「原油(Crude Oil)」。
- 脫膠(Degumming):